被禁只因速度太快
每一届奥运会不光是运动员的拼搏,也是运动技术的革命。为了让运动员在不同天气条件下都能有同样高水平的表现,田径赛道的材料在1968年也迎来了革新。场地变了,装备也得跟着变,据说当时的传统钉鞋一遇到最新的合成塑胶材料,会产生「拔不出来」的尴尬效果。
于是,已经「专注钉鞋二十年」的 PUMA 推出了一项改变田径历史的钉鞋技术:Brush Spikes(刷钉)。
这双名叫「Sacramento」的钉鞋前掌有68根长度仅 4mm 的小钢钉,就像钢毛刷子一样。多名运动员穿着这双鞋在墨西哥城奥运会的田径预选赛上接连破世界纪录,国际田联一时间不知所措*,只好以「太危险」和「伤害塑胶跑道」这两个看起来和运动本身并无多大关系的理由将 PUMA 刷钉鞋给 Ban 了(大明湖畔的「鲨鱼皮」泳衣打了一个喷嚏)。当时所有穿这双鞋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也通通被取消。
因为这件事,一直到今天,田径鞋的鞋钉数也再没超过10颗。
(* 在 PUMA 的员工论坛上流传的说法是:另外一个知名品牌派了人去国际田联(IAAF)位于荷兰的总部,交了75,000马克的游说费,IAAF 才决定修改规则。)
之所以要讲这个故事,就是为了告诉耐心读到这里的你:PUMA 做带钉儿的鞋真的很有一套,用打破常规的思路,设计出真正为提高运动员表现而生的「性能」钉鞋。
要知道,在品牌还没创立的时候,就有运动员穿着 PUMA 创始人参与设计生产的钉鞋拿到奥运会金牌了。接下来我们再往更远的历史看看,PUMA 是如何成为专业的「钉儿鞋」制造商的。
1924
这一年,达斯勒家的鲁道夫(Rudolf)和阿道夫(Adolf)两兄弟在德国创建了「达斯勒兄弟鞋厂(Dassler Brothers Shoe Factory)」。
擅长制作钉鞋的鞋匠两兄弟奋斗好几年,颠覆了19世纪运动钉鞋的设计理念:根据运动类型不同设置不同鞋钉,比如竞速类运动穿着的钉鞋只在前掌装置鞋钉,跳高比赛所使用的钉鞋则在后掌额外安装了一颗鞋钉。今天田径比赛用鞋的细致划分,早在近一百年前就有了雏形。
1928年,一部分出征阿姆斯特丹的德国运动员代表队穿上了「达斯勒钉鞋」。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来自不同国家的穿了「达斯勒钉鞋」的运动员一共拿下七枚金牌的同时,还破了两项世界纪录。
美国运动员 Jesse Owens 一个人就在柏林赢走4块金牌,电影《Race》就讲述了他穿「Dassler」钉鞋在希特勒面前赢下比赛(Race)为自己的种族(Race)争光的故事
1948
世界在送走另一个著名「阿道夫」之后,达斯勒家的鲁道夫也诀别了自己的兄弟阿道夫。10月1日,鲁道夫与他从「兄弟鞋厂」带走的13名员工一起,成立了 PUMA。
同年,一双名为「ATOM」的足球鞋诞生了,这也是真正意义上来自 PUMA 的第一双「钉儿鞋」(谁说只有跑鞋才带钉儿的?)。
1952
世界上第一双搭载可拆卸鞋钉(Screw-in studs)的足球鞋「SUPER ATOM」诞生了。
想象一下,把鞋钉拆下来以后,足球鞋也有了场下属性。同时,不同的场地,不同的天气,还可以换上不同的鞋钉。更重要的是,「可拆卸鞋钉」这一技术革新让 PUMA 成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足球鞋生产商之一。今天的很多足球鞋仍然沿用了这项技术。
1954
「SUPER ATOM」迎来升级版,同样是可拆卸鞋钉的「BRASIL」。这一年西德联赛的冠军汉诺威96俱乐部里,就有很多队员穿了 PUMA「BRASIL」。(会不会是队员们因为在比赛前一起动手拧螺丝钉儿,形成革命情谊,因而变得格外的团结,击败了当时的大热门凯泽斯劳滕队~)
1960
伦敦奥运会上,德国运动员 Armin Hary 穿着 PUMA「Tempo 1」跑鞋赢得 100m 金牌。
Hary 这哥们儿有点调皮。在那个运动员品牌属性还不那么明确的年代,他希望同时获得两家德国运动鞋品牌(也就是鲁道夫和阿道夫两兄弟分别创办的两家)的赞助,于是他在比赛时穿了 PUMA「Tempo 1」,领奖是则穿了另一家的没有带钉儿的鞋。(谁说德国人不懂得幽默?)
1962
Pelé 穿着 PUMA 足球鞋,带领卫冕冠军巴西队第二次赢下世界杯。
八年以后,墨西哥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巴西对阵秘鲁。比赛开始前,Pelé 在中圈蹲了下来,开始为他的 PUMA KING 足球鞋系鞋带,跟着镜头拉近,全世界都看到了这一幕。之后在墨西哥,巴西队第三次获得世界杯冠军。
Pelé 的这一蹲向世界宣告了他的选择:PUMA KING,这双鞋在1970年时第一次使用了更软更舒适更奢侈的袋鼠皮鞋面(P.S. 当年的120,000美金赞助费也是一种奢侈)
1966
穿 PUMA 的葡萄牙巨星 Eusébio(尤西比奥) 在英格兰世界杯中获得「金靴」,PUMA 为了庆祝他的这一成就,推出了 PUMA KING 足球鞋。与这之前的其他足球鞋不同的是,KING 足球鞋的扁平结构鞋底由于减少了金属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球鞋的重量。
除了前面提到的 Pelé 外,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穿着「KING」系列的球星(称球星太谦虚了,叫「球王」还差不多)还有两个:
「只有我的球衣是两条杠」Johan Cruyff (克鲁伊夫)
「看我连过5人施展上帝之手」Diego Maradona (马拉多纳)
1968
见文章开头。
……
1982
第一次参加世界杯的 Maradona,穿了鲁道夫的儿子阿明(Armin Dassler)设计的 PUMA TORERO 足球鞋。
阿明先生在 TORERO 上首次使用的 DUOFLEX 分区系统,第一次把足球鞋的灵活性做到了极致,适合喜欢在足球场上玩 Crossover 过人的「风骚型」球员。
Steve Powell 拍摄的经典照片「你们六个一起上,我赶时间」
2008
最后,再让我们看看近一点的,我们亲眼见证过的历史:2008年,Usain Bolt(博尔特) 在北京奥运会上连破 100m 和 200m 世界纪录(后来一年的世锦赛上他又干了一次),赢得了「世界上最快的人类」之称。
他穿了一双金色的「钉儿鞋」,叫做PUMA Complete Theseus「UGO 100m Beijing」,鞋面的合成皮革材料里混入了织物网面,减轻重量的同时还保证透气性(至于包裹性,我只知道 Bolt 破纪录时甚至没系鞋带)。
「我喜欢金色,就像金牌。」
当然有的人会说是运动员的好成绩成就了 PUMA,但这半个多世纪的「钉鞋」历史里,始终贯彻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每一双经典跑鞋(跑车的「跑」)、足球鞋,都是 PUMA 以「性能」为目的出发,在鞋钉、鞋面、鞋底等等每一处,只要有进步空间的部分都想尽办法探索求新的产品。好像对 PUMA 来说,未来总是比别人早到一步。
2018
FUTURE was here.
2018年的 FUTURE 18.1 NETFIT 足球鞋也延续了 PUMA 钉鞋的创新传统,全新打造的 RAPIDAGILITY 外底用了比一般 TPU 更轻量更弹性的 PEBAX® 材质,叶片型和圆锥型鞋钉的组合兼顾牵引力和稳定性。
而最初应用于跑鞋中的定制化 NETFIT 绑带技术,也用局部热压的形式与 evoKNIT 编织鞋面结合起来,让不同位置的运动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调整不同方式的包裹性能。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这双鞋子的故事,
图片来源:Complex/sz9/Olympics/Telegraph/其他网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