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弃的女排精神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现场,当惠若琪最后一记扣杀落地,整个中国沸腾了。中国女排在小组赛濒临淘汰的绝境下,硬是连克巴西、荷兰、塞尔维亚三支劲旅,时隔12年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
小组赛的至暗时刻
谁还记得当时小组赛2胜3负的狼狈?面对荷兰队时,朱婷的重扣被拦,张常宁的一传失误,让球队陷入前所未有的质疑。郎平教练在赛后发布会上那句"我们还有机会"的倔强,如今看来竟是如此精准的预言。
"打巴西这场,我们就是来拼命的!"——队长惠若琪赛前更衣室动员
淘汰赛的绝地反击
四分之一决赛对阵东道主巴西,马拉卡纳体育馆两万观众的嘘声里,姑娘们硬是打出了史诗级的逆转。第三局15-25惨败后,郎平换上老将魏秋月,这个换人成为转折点。当决胜局朱婷连续三个超手进攻得手时,巴西球迷的沉默与中国替补席的欢呼形成鲜明对比。
关键球员 | 得分 | 拦网 |
---|---|---|
朱婷 | 28 | 3 |
惠若琪 | 12 | 2 |
金牌背后的传承
当颁奖仪式上国歌响起时,镜头扫过哭成泪人的徐云丽,她右膝上缠着的厚厚绷带格外刺眼。这支队伍里有5名队员是带伤作战,但正是这种铁血精神,让中国女排始终保持着世界顶级水准。从1984年洛杉矶到2016年里约,三代女排人用同样的拼搏,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本文作者系前女排青年队队员